常規水產用誘食劑大全
- 分類:理論前沿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07-30 16:31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氨基酸類魚類誘食劑 氨基酸分D型、L型和DL型,作為魚類誘食劑來講,L型比D型的誘食效果高一倍。 1.L-丙氨酸(L-α-丙氨酸) 白色結晶性粉末,屬于甜味型氨基酸,甜度約為蔗糖的70%。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,由蠶絲蛋白質水解制成。制作魚類誘食劑時建議添加量為0.04-lg/kg,除對虹鱒魚之外,幾乎對所有的海、淡水魚類及水產動物都具有誘食性。
常規水產用誘食劑大全
【概要描述】氨基酸類魚類誘食劑 氨基酸分D型、L型和DL型,作為魚類誘食劑來講,L型比D型的誘食效果高一倍。
1.L-丙氨酸(L-α-丙氨酸) 白色結晶性粉末,屬于甜味型氨基酸,甜度約為蔗糖的70%。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,由蠶絲蛋白質水解制成。制作魚類誘食劑時建議添加量為0.04-lg/kg,除對虹鱒魚之外,幾乎對所有的海、淡水魚類及水產動物都具有誘食性。
- 分類:理論前沿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07-30 16:31
- 訪問量:
氨基酸類魚類誘食劑 氨基酸分D型、L型和DL型,作為魚類誘食劑來講,L型比D型的誘食效果高一倍。
1.L-丙氨酸(L-α-丙氨酸) 白色結晶性粉末,屬于甜味型氨基酸,甜度約為蔗糖的70%。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,由蠶絲蛋白質水解制成。制作魚類誘食劑時建議添加量為0.04-lg/kg,除對虹鱒魚之外,幾乎對所有的海、淡水魚類及水產動物都具有誘食性。
2.L-精氨酸 白色結晶性粉末,水溶液為強堿性,由膠原蛋白質分離制得,易溶于水,不溶于乙醚,微溶于乙醇。對鯉魚、鯽魚、魴魚和大麻哈魚有誘食作用。鯰魚有暫時性忌避反應。制作釣餌時建議添加量為:0.3-1.5g/kg。
3.L-天冬氨酸(L-氨基琥珀酸) 無色透明至白色的結晶或結晶性粉末,酸味型的氨基酸,難溶于冷水,易溶于熱水和酸、堿及食鹽水中。不溶于乙醇和乙醚。對牙鯛有誘食效果,對其他魚類誘食效果不明顯。
4.甘氨酸(氨基乙酸) 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,用明膠水解經分離制成,甜味型氨基酸。易溶于水,不溶于乙醇和乙醚。對幾乎所有的海、淡水魚類和水產動物均具有強烈的誘食效果。建議添加量為1-2g/kg。
5.L-組氨酸 白色結晶性粉末,苦味氨基酸。易溶于水,不溶于乙醇和乙醚。對虹鱒魚有明顯的誘食效果。
6.L-異亮氨酸 白色結晶性粉末或結晶性薄片,苦味氨基酸。易溶于水、無機酸和堿溶液,不溶于冷乙醇和乙醚。在加工時遇熱不受損失(如加工膨化釣餌時)。對泥鰍、牙鯛有明顯的誘食性。
7.L-亮氨酸 白色晶體或結晶性粉末,苦味型氨基酸。易溶于水、無機酸和堿溶液。不溶于乙醚,微溶于乙醇。145-l48'C時升華。對鱈魚有明顯的誘食效果。
8.L-賴氨酸 賴氨酸非?;顫?,受熱時易分解破壞,故常使用的L-賴氨酸鹽為白色結晶性粉末,受熱后無損失。易溶于水,由血粉、酪蛋白、大豆水解后分離制成。對虹鱒魚、真鯛、鯉魚、鯽魚有明顯誘食效果,建議添加量為4-8g/kg。
9.L-蛋氨酸(L-甲硫氨酸) 白色結晶性粉末或近透明片狀。略有苦味及魚肉味。易溶于水,不溶于乙醚,難溶于乙醇。在酸性條件下不穩定,不適宜用于發酵釣餌中,對鯽魚和鯉魚有一定的誘食效果。建議添加量為1-5g/kg。
10.L-脯氨酸 無色或白色結晶性粉末或結晶體,甜味型氨基酸。由明膠、干酪素或面筋水解制成。易溶于水和乙醇,不溶于乙醚。對幾乎所有的魚類和水產動物有強烈的誘食效果。建議添加量為0.1-0.8g/kg。
11.L-絲氨酸 白色結晶性粉末,甜味型氨基酸。遇酸、堿會受到損失,易容于水,不溶于乙醇和乙醚。對鯉魚、縵鱺、鱈魚有誘食作用,鯰魚對其有暫時性忌避反應。建議添加量0.1-0.5g/kg。
12.L-蘇氨酸 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,甜味型氨基酸。易溶于水,不溶于乙醇和乙醚。高溫下遇酸、堿容易分解。對鱈魚、鯉魚、鯽魚有誘食作用。建議添加量0.1-0.5g/kg。
13.L-酪氨酸 無色至白色結晶性粉末,或針狀結晶,由干酪素或蠶絲蛋白質水解制成。微溶于水,溶于無機酸和堿溶液,不溶于乙醇和乙醚。對鰻鱺、真鯛、虹鱒魚有誘食作用。
14.L-纈氨酸 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,苦味型氨基酸。遇熱時化學性質穩定,易溶于水,不溶于乙醇和乙醚。對真鯛、鱈魚、鰻鱺、鯰魚、鯉魚、鯽魚有誘食作用。建議添加量0.1-0.2g/kg。
15.?;撬?2-氨基乙磺酸) 白色結晶性粉末,酸味型氨基酸。溶于水,不溶于乙醇、乙醚。對對蝦有誘食作用。
16.L-谷氨酸 無色至白色結晶,難溶于水。它的鈉鹽--谷氨酸鈉,即味精,可溶于水,具有明顯的鮮味,2l0'C時失去鮮味,PH6-7時鮮味最濃,低于pH3.2或大于pH7時鮮味降低。與5’-肌苷酸或5’-鳥苷酸并用時誘食效果明顯提高,但味精的用量不能低于80%。對幾乎所有的魚類、貝類、蝦蟹均有很強的誘食作用。建議添加量30-50g/kg。
17.r-氨基丁酸 片狀或針狀結晶,易溶于水,不溶于乙醇、乙醚和苯。對大多數魚類具有很高的誘食作用。建議添加量為0.2-lg/kg。
核酸類魚類誘食劑
1.5’-鳥苷酸 無色至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。有香菇的味道,易溶于水,微溶于乙醇,不溶于乙醚和丙酮。鮮味呈度是肌苷酸鈉的3倍,與味精合并使用誘魚效果明顯提高。但味精的使用量不得低于80%。5’-鳥苷酸在釣餌中的建議用量為每千克釣餌添加0.5-7g,對幾乎所有的魚、蝦、貝類都具有很強的誘食作用,但它只能將遠處的魚引誘過來,卻不能對魚的攝食行為有任何刺激作用。因此,它必須與其他的誘食劑合用,才能提高上鉤率。
2.5’-肌苷酸 無色至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。有特殊的鮮味,易溶于水,微溶于乙醇,不溶于乙醚。在酸性環境中及受熱后不易分解,但可被飼料中廣泛存在的膦酸酯酶所分解而失去鮮味,膦酸酯酶可用加熱的辦法除掉(如蒸、煮、炒或膨化處理)。其誘食作用與5’-鳥苷酸相似。
3.5’-胞苷酸二鈉 無色結晶至白色結晶性粉末,有特殊鮮味,溶于水??膳c味精合用,但味精用量不能低于80%,對幾乎所有的魚類及貝類均有較強的誘食作用。
4.5’-鳥苷酸二鈉 無色結晶至白色結晶性粉末,有類似香菇氣味,鮮味程度為肌苷酸鈉的3倍,與味精合用有十分強的相乘作用,但味精的比例不能低于80%。對幾乎所有的魚類及貝類都有比較強的攝食促進作用。
5.5’-肌苷酸二鈉 無色結晶至白色結晶性粉末。有特殊滋味,易溶于水。5’-肌苷酸二鈉與味精按1:7的比例混合,誘魚效果明顯提高,對幾乎所有的魚類、貝類有明顯的誘食效果。
6.5’-核糖核苷酸二鈉 無色結晶至白色粉末,由5’-肌苷酸二鈉,5’-鳥苷酸二鈉,5’-胞苷酸二鈉及5’-尿苷酸二鈉混合而成。與味精合用誘魚效果明顯提高,對幾乎所有的魚類和貝類都具有很強的誘食作用。
7.5’-尿苷酸二鈉 無色結晶至白色結晶性粉末。有特殊滋味,與5’-核糖核苷酸二鈉及味精一起合并使用,對幾乎所有的魚類及貝類都具有很強的誘食作用。
8.I十G 無色結晶至白色結晶性粉末,由5’-肌苷酸二鈉與5’-鳥苷酸二鈉組合而成??膳c味精合用。味精的比例不得低于80%,對幾乎所有的魚類都具有很強的誘食性。供人食用的如可樂、果汁、餅會添加呈味物質,如:核苷酸二鈉等,超市這些物品外包裝上有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